第166章 砰! 下
是信号箭或者用来放火。 这是远战,到了近身战,不论是蒙古重骑,亦或是轻骑,使用的武器都是弯刀。 这种弯刀,是在阿拉伯弯刀基础上改良而成。 刀身小而轻,有很好的曲度,更符合力学理论。弯刀接触敌人身体会沿着刀刃曲面滑动,不会砍入身体而拔不出,劈到铠甲不易被震飞。因此可以连续劈砍。 第三:机动性! 蒙古骑兵的机动性举世无双,一边作战一边行军,每天能推进80公里,而同时代的欧洲骑士,单纯行军也只能完成一半路程。 战马是保证蒙古军队机动性,所向披靡的关键因素之一。 蒙古马矮小精壮,皮厚毛粗,耐受力极强,可忍受零下四十度的严寒。蒙古马能在雪地里觅食。士兵可靠母马的马奶充饥,这就降低了粮草补给的负担。 但是,蒙古的行军、迂回、穿插、诈败等战术对战马要求极高,再有耐力的蒙古马也吃不消。 通常来说。两、三匹备用马已是同时代其他军队的极限,但蒙古的骑兵,一般来说,通常会配备四匹。甚至是五匹备用马,三次西征作战尤其突出。 第四:灵活复杂、式样繁多战术,以及强大的执行力。 “两翼包抄”的经典骑兵战术。由亚历山大大帝首创,而后名震世界的军事奇才汉尼拔大将再完善,在亚平宁半岛屡立奇功,十余年内罗马共和国几乎没有将领敢与汉尼拔正面交锋。 到了蒙古这里,骑兵战术更是花样翻新,例如箭雨打击、两翼包抄、佯退、开口,这自然并非原创,但经历严酷